医生家族的坚守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三代从医,两度“征战”。有这么一个独特的家庭,将一份责任通过血脉不断延续,书写着属于医者的仁心。

 

  千里驰援

 

  “3月23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1例。”看着屏幕中每日向好的数据变化,康德松了一口气。

  “虽然身体很疲累,但一直都很亢奋。”从福建漳州到武汉金银潭医院,这场横跨千里的驰援,带给康德的更多是挑战。他是漳州正兴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同时,也是本次福建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队员之一。

  康德在得知需要向武汉派驻医疗队时,就通过多方渠道递交了自己的申请。“我愿意到一线去,哪怕是当一名住院医生,我也希望能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康德告诉记者。

  最开始,他们的任务是到中南医院。2月23日凌晨,刚刚抵达武汉的他们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入驻金银潭医院,承接福建省第一批医疗队负责的综4病区。金银潭医院距为他们安排休息的酒店30公里,仅单程就需要40多分钟。疫情紧急,他们即到即战,24日就接管了病区。

  “金银潭医院现在是全武汉重症患者集中的核心区域,我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康德说道,“我想要尽自己所能挽救更多的人。”

  每天凌晨5:30起床,到医院换上厚重的防护服,一待就是一整天。有时候,到晚上12:30才能回到酒店,在酒店对衣物进行消毒后躺在床上已经凌晨3:00。但是他不为这些苦和累抱怨,而是竭尽所能关怀每一位病人。

  有一次,在临换班前30分钟,病房内的3名年逾九十的老人不约而同地一起方便。在隔离病区中,家属和卫生员无法陪护,康德同晚班护理组的人员主动留下来为老人进行清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每一次呼吸都要付出几倍于日常的努力。等他们全部清理完毕后,已经超过了交接班的时间,他们只得在医院等下一班班车的到来。

  除了遇到生理极限的挑战,同康德并肩作战的这些医护人员,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所在的重症病区是病毒战场的第一线,说不害怕是不现实的。但是,在这里,他们被病人以性命相托,被国家以信任相托。

  “人生能有几回为国征战?这是医者的荣幸。”康德说道。康德将自己从福建带来的特产分发给患者,希望用温暖驱逐病人的焦躁和恐慌。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老太太在收到礼物后拉着他的手泣不成声。康德没有料到,医生的哪怕最微小的一点善意,都能在病患那里引发“蝴蝶效应”。

 

  承自祖训

 

  在康德家书柜中整齐排列着的光荣证书记载了其父康新治援外献医的经历,一张张泛黄的纸页,无声地记录着老人的人生印迹。

  原来,康德一家三代从医,爷爷是老中医,父亲康新治原是龙岩市第一医院的营养科科长。1987年,康新治参与了福建省卫生厅派出的第七批援外医疗队,与其他16名队员一同代表国家远赴塞内加尔。在那里,他度过了两年零一个月的时光。

  康新治对彼时的情景记忆犹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气候,陌生的语言,各种棘手的疾病,对我们都是很大的考验。”他的体重由援外前的140斤掉到了回国前的100斤,经过了几年的调养,身体才慢慢好转。

  “虽然在外面的时光很艰苦,但是这段经历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一家子都是医生,所以我们也希望孩子走上这条道路,仁心济世。”康新治说道。

  父亲对于康德来说,是榜样,也是后盾。时隔33年,康德像父亲一样,再次为国奔赴战场。

  高考后,凭借优异的成绩,同时听取了父母的建议,康德考入了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感与作为一名军人的使命感。毕业后,康德被分配到了第909医院,后来又主动申请转业到了漳州正兴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本次驰援武汉的计划,康德到临行前一天才告知父母与爱人。

  康新治告诉记者:“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医者,我希望他践行自己的使命。”

  “你保国家,我们护小家,爸爸加油!武汉加油!”童言稚语最真挚,康德就读小学的儿子康家蔚通过绘画表达了全家人对父亲的坚定支持。

  现在仍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战的康德,在工作之余,为在漳州的儿子发来了一段“视频家书”。在视频中,康德身处金银潭医院值班室,叮嘱儿子照顾好这个家,成为小小的男子汉。意济苍生的信仰,再一次在这个家族的父与子之间传承。

 

(《福建日报》3月25日第4版)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病毒疫情

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

2020-3-24 8:30:00

病毒疫情

致敬!凯旋的白衣战士

2020-3-25 7:51:00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