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5分钟狂亏上亿,不追款实有不得已的苦衷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一、

大事件,2025年1月16日,支付宝给大家发福利啦。

当日14:40-14:45,所有通过支付宝支付的订单,统统打8折,包括购物、还信用卡、转账等等。

网友跟过年一样,纷纷截图。

支付宝5分钟狂亏上亿,不追款实有不得已的苦衷

打折的名义,写着“政府补贴”。

支付宝官方表示,他们设置营销活动时,后来配置错了模版,把优惠额度和优惠金类型都写错了。

不知道哪位IT大神,把支付宝的营销费当做福利发给了全国网友,现在他还好吗?年终奖还有吗?

真想抱抱她,如果她是女生的话。

二、

网友说,这是政府补贴,需要退回的,拒不退回属于违法得利,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是这样吗?

支付宝大方表示:既然是我们的错,成本和责任我们必须承担。针对已经发出的营销优惠金,支付宝不会追款。

有网友表示,收到了支付宝追款的短信。

支付宝霸气回应:谣言。

支付宝5分钟狂亏上亿,不追款实有不得已的苦衷

支付宝5分钟狂亏上亿,不追款实有不得已的苦衷

三、

那么分析下,支付宝为什么不追回损失?

1、不追回,损失有多大?

根据公开数据,支付宝2024年一季度交易额为118.19亿,核算到每分钟9.1亿。

我们大致预估下,5分钟的交易,总金额大约45.5亿,8折补贴的营销费大约为9.1亿。

看明白了吗?因为程序员的操作失误,让平台损失了9个亿的费用,这在互联网企业属于P0事故,代表事故最高等级。

9个亿的费用,平台承担得起吗?

在互联网最如火如荼的年份里,我们以2020年春节为例,互联网公司纷纷撒钱,百度5亿、快手10亿、抖音20亿、腾讯10亿、支付宝5亿、今日头条20亿。

即便今天的大厂比前些年弱了不少,但撒几个亿做推广,并不会让他们伤筋动骨。

这9.1个亿,与其说是损失,不如说是营销推广费。

网友拿了实惠,已经做好了退款的准备,但支付宝偏偏不让你退,给你春节包大红包,哪个网友不欢喜。

这一波好感刷起,大家更喜欢支付宝了。

2、追回,损失有多大?

这9个亿,支付宝真有心追回,网友不得不退,不敢不退。

毕竟支付宝是实名制,大家的信息都被人家掌握着,动用大厂的律师团队,谁也逃不了五指山。

如果追回,或者主动扣款,首先面临的风险是:支付宝的安全风险。

支付宝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第三方支付通道,还是一个资金存储平台,截至2024年11月,支付宝管理的资金规模为1.43万亿元‌,超过招行,直逼四大行。

如果平台可以随意划拨用户的资金,那么信用何在?

‌没了信用,谁还敢把真金白银放在里面。

即便只有10%的用户对其失去了信任,那么减少的资金也是千亿级,损失起码一年几十亿。

综上,平台承担损失,只是失去了9个亿,诚当做营销活动了。

如果平台强制扣款,那么失去了用户信任,损失的利润起码几十亿。

两害相权取其轻,管理层不是智障,都会这么选择。毕竟一旦口碑崩塌,其连锁反应,可能谁也兜不住。

四、

最重要的一点,虽然8折优惠写着国家补贴,但实际并不由国家买单。

国补都是有由头的,必须符合国家政策,比如家电,3C数码,部分地区还有酒水国补。

消费者在平台下单,享受了国补,然后平台拿着交易流水,向政府申请补贴。

支付宝这次8折bug,即便标注了国补,但完全不符合国补政策,平台是没法带着材料去申请补贴的。

实际买单的,是企业的营销费用,这才是大家不用退款的根本原因。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安全运维

数据治理 – XX业务数据分析体系的架构与实践

2024-12-21 17:15:56

安全运维

某公司安全审计项目实施方案

2025-2-20 21:31:10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