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谈家长群变味儿:划好家校共育的“经纬线”
现实中,一些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还不到位。个别教师把分内的工作转嫁给家长,如让家长代替自己批改学生作业,部分家长成为“编外教师”。个别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就移交给了学校和老师,自己可以当“甩手掌柜”。家长群变味儿,实质上是由于家校关系没有理顺、家长与老师的角色没有摆正。
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学校应该是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学习知识、培养素质,还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学校教育都至关重要。同样,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家庭,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如果责任边界模糊,就会阻碍家校之间的顺利沟通,影响家校共育的效果。
真的,不是所有父母都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也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教孩子英语。我看到学前班微信群的作业也会感慨下,那么没时间的家长怎么办?家长群是“新教育方式”和传统学校教育文化的一次碰撞和磨合。家长群虽然小,但却也像浓缩的一个小社会,人多了,问题就来了。
人到中年,是公司里上传下达去担当责任的中坚力量,是要支持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的顶梁柱,可能忙起来连自己吃饭喝水上厕所都能忘……这些压力是无处抱怨的,哪怕获得家人理解,生活依旧要如此前行。好不容易抽个时间为了孩子参加家长会,被老师公开批评,仿佛在说:“别人家的家长都能按时完成群里任务,人家对孩子多上心,再看看你,为孩子投入了什么!”
这种批评,戳中的是我们本来就有的愧疚感,是我们一直以来无处倾诉的委屈。所以就哭了呀。就像孩子们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很受伤,脆弱的中年的我们,听到“别人家的家长”也很受伤。因为“我已经很努力了,可你们看不到。”我在想,换个积极的角度,或者这种“委屈”,能让我们和孩子之间达成更多理解吧。
我们的教育体制,肯定存在种种问题。但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系统,都是在不断探索中改进。老师们也都很不容易。想啊,每次政策一改,都是他们先接招。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互相体谅,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才能够减少矛盾,家长群才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转载 https://new.qq.com/omn/20201119/20201119A04JG500.html